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5年8月,2012年8月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,2022年4月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。区域面积478.7平方公里,下辖3个镇、9个街道,35个村、40个社区,常住人口约41万人,先后荣获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、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、国家广告创意示范园区、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、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等称号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9.04亿元,增长5.1%;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200亿元,连续多年稳居全市首位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.14亿元、增长7.9%;规上工业总产值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开发区前列,成为长春市重要经济增长极。
——区位条件优越,交通便捷高效。位于长春市东南部,地处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核心区,紧邻长春绕城高速、抚长高速、京哈高速,距火车站约20公里,距龙嘉机场约40公里,公路、铁路、航空交通便捷通畅。城市配套区面积达75平方公里,建成区超过62.5平方公里,轻轨3号线、4号线和地铁6号线穿区而过,36条公交线路覆盖全域,东部快速路(南延)、世纪大街快速路(净月大街段)、新城大街快速路、净月快速路与生态大街、福祉大路等“四纵五横”主干路网贯通相连,市内交通便利高效。
——生态环境优美,文旅资源丰富。作为长春市的生态核心区,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工针叶林,林水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51%,每立方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万个,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3.3%,生态环境综合指标全市最优。域内拥有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、长影世纪城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,以及吉林省博物馆、瓦萨博物馆、农业博览园等18座文博场馆,定期举办瓦萨国际越野滑雪节、净月潭森林马拉松赛等国内外知名赛事活动,获评“5A级吉林省景区城”。
——产业基础优厚,发展潜力巨大。坚持“3强2优1特色”产业定位,做强数字经济、先进制造、影视文旅三个主导产业,做优生命健康、现代农业产业,聚力发展低空经济产业。数字经济培优育强,数字农业园、数字影视孵化产业园加快建设,集聚了大陆电子、启明信息、京东科技等350家核心企业,关联企业达到2500家。智能制造加速转型,芯光产业园、吉智产业园高质量运营,慧程、通视光电、求是光谱、微思智能等企业不断壮大,智能驾驶、传感器、汽车智能网联等产业资源加速集聚。影视文旅聚链成群,依托“长影+万达”影视双“IP”,持续打造长春国际影都影视产业生态圈,万达3个大中型影棚和酒店群建成投用,29户影视企业注册完成。生命健康、现代农业持续壮大,启动国家区域诊疗中心、泰康之家等医疗康养项目建设,签约落位丁健院士工作站及长春创新药物研究院、中科聚研干细胞产业园、国家温带农业研究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。低空经济发展迅猛,紫东太初、云圣智能、航天宏图等头部企业相继落位,成功发射“长春净月一号”“长春净月二号”卫星,初步建成低空指挥中心、编码中心和卫星测控站,实现无人机物流、送餐等应用场景。
——科教资源优渥,创新动力澎湃。拥有东北师范大学、吉林农业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,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11所科研院所,2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,各级孵化载体32 家。创新主体加速培育,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60户,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。创新人才加快引育,集聚15万在校师生及4万余名一线科研人员,引入姜会林、李玉等6个院士团队。出台人才政策,创新推出人才“净享卡”,让人才安居乐业。
——营商环境优良,城市功能完备。深入开展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,高效打通审批服务各环节,实现多元协同、容缺受理、交地发证、拿地开工,营商环境建设稳居全省开发区第一梯队。医疗教育资源优质均衡,共有医疗机构280余家,其中三级医院3所,与吉林大学、东北师大等名校开展合作办学,建有中小学24所,幼儿园55所。高品质商业配套完善齐全,青怡坊云琅商街、迅驰广场、环球广场、王府井赛特奥莱等商业综合体,以及麦德龙、迪卡侬、沃尔玛等大型商超覆盖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。
面向未来,净月高新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,全力以赴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,以务实作风、实干实绩,努力打造产业高地、文旅胜地、宜居美地、民生福地,奋力谱写净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
2025年4月